头部已隐藏

    文旺阁木作博物馆创始人王文旺为中小学生开发手工课程

    来源:原创 2021-08-16 09:50:51 85

          “十一”刚过,通州南关小学100名六年级学生便走进了文旺阁木作博物馆,开始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课。作为木作博物馆的主人,王文旺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批参观者了,这十几天每天连续百人的参观让他应接不暇。

          位于北京通州区东下营村的文旺阁木作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05年,创始人王文旺年幼师从父亲学习木工手艺,后到北京从事古董家具修复,上世纪90年代成立了自己的古家具公司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王文旺对古家具的认知从单纯的商品角度逐渐过渡到文化层面,开始意识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。之后,他将收藏了几十年的各种木工工具、木作零件以及众多的木制器物,大到车船舟楫,小到锅碗瓢盆,整理分类后有了现在这个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、7个展馆、50多个主题、陈列展品上万件的一家非国有博物馆。

    无论是拆解榫卯、鲁班锁,还是木材识别、做拓片,都使孩子和家长了解更多的木作文化。

          王文旺把木作博物馆定位在“展览+传承”。对于文创,王文旺有自己的理解,“真正的文创产品应该是含有自身文化内涵的特有或特别的物品,大量文化遗产,我们需要学习、理解、运用这些符号,设计制作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的产品,让人们通过随手可以触及到的物件感受历史的脉络,发展到自己动手去做,由此实现传承。”

          为此,王文旺很早就开始研究木作知识课程。他还为中小学生开发了手工课程——“中国传统家具”。“这些虽然比不上红木、黄花梨家具精致,但是会成为中小学美学、力学、数学等学科的敲门砖。现代人要是能有机会亲手做一件木器,就会更深刻地了解各种相关知识。”
          从筹备开始,博物馆的生存发展问题就萦绕在王文旺的心头。按照他的规划,他已经把木作博物馆推向了全国,每年全国各地的文博会等展览都会有他的身影。开发属于博物馆自己的文创产品,不断用木头创新设计。第三步,通过不断地创作,根据不同需求形成独特的木作课程,“比如一架桥梁模型,小学生看外观、中学生看结构,大学生可以学会测量计算等设计知识……”

     

          目前,王文旺根据馆藏文物开发的手作木画课程已达百余种,并已纳入山西全省中小学课外经典诵读课程,为其提供图片、实物、资料。他希望木作课程也能进入北京的校园。他还准备招收徒弟,不学手艺,而是学习木作原理和设计理念,为今后的传承和发展做准备。

     

    COPYRIGHT (©) 2021 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 版权所有

    备案号: 京ICP备2021033902号-1

    兆通科技

    • 史老师

      13581934819